边缘计算的定义

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将“边缘计算”定义为——“在网络边缘侧实现智能互联”的一种计算模式。

“边缘计算”是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,融合网络、计算、存储、应用核心能力的开放平台,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。这说明,要想实现“边缘计算”这个概念,首先应该满足三个因素——边缘、计算和智能。

“边缘”也就是“端”所在的物理区域。“边缘计算”也特别强调计算的作用。当你每次用银行卡支付一杯卡布奇诺,在途中参与电话会议,或者访问流媒体来放松一下,以上这些情境能够轻松实现,都得益于边缘计算的发展,这也是IT发展的一个趋势。

边缘计算的目标无论是加速向远程用户交付应用程序和内容,还是从远程站点收集数据,都使得边缘站点的数量和重要性在不断增长。它们的范围包括区域数据中心、小型机房到通讯中心,到零售商店,学校建筑,政府机构和工业场所的物联网。

边缘计算源于工业领域,主要部署在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节点上,旨在帮助工业生产中的设备,在数据不上传云端的情况下,也能够具有近端的决策控制力。

边缘计算源自工业领域,主要部署在终端设备或网络接入点上。目前已经普遍存在于工业物联网(嵌入式物联网)应用、制造业、零售、ATM机、智能手机和虚拟/混合现实等领域。边缘计算使得工业生产中的设备,无需云计算的帮助,也能具有近端的决策控制能力。